第35章 咸阳惊变(1/2)

平原君一行回到宅院后,这里的建筑布局令人感觉清爽、凉快,暑热似乎被隔绝在城墙之外。在大家各自歇息之时,平原君来到毛遂面前,深深一揖,道:“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毛遂道:“臣乃今日处囊中耳。”

一名门客道:“以力劫大国之君,而令之盟,其意何如?”

毛遂道:“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而齐归鲁之侵地。吾欲效之,以合纵也!”

一名门客道:“楚王经日不言者,欲君上再与其利也。而君上不允,彼意已动,遂适奉其会而已。非以力劫之功也!”

平原君道:“彼意虽动,无机不发。毛先生启其机,功不可没!”

与楚国盟誓合纵后,平原君继续留在楚国,一面督促楚国出兵之事,一面继续派人与各诸侯谈判,争取他们的支持。在得到楚与赵结盟后,韩国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似乎有意参与对秦的作战。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在得到楚国保证不会袭击其后方后,韩人决定直接出兵河内、上党,收复韩国故土,而不是出兵邯郸。平原君表示,只要韩国盟誓参与合纵,赵军可以协助韩国作战;但韩国死活不同意盟誓合纵!

与齐国的交涉并不顺利。齐王和实际掌权的君王后坚决不在诸国之间选边站,表示不参与诸国之争,齐国军队决不出国境,而且也不允许诸侯军队进入齐国国境。

随着第一批收获入仓,楚国的军队开始向睢阳集结,楚王任命令尹春申君黄歇督军,司马景阳为将,共同率领。十多天后,魏王也任命晋鄙为将军,征发魏国士卒十万,准备入赵。平原君见楚、魏两国皆已起兵,使命完成,遂带着随从二十人,低调返回邯郸。

平原君出使列国的这几个月中,赵军与秦军多次交锋,互有胜负,但秦军对邯郸的威胁始终没有解除。王龁控制着大军,牵制住赵军主力,四下派出小股部队劫掠乡里,甚至一度出现在邯郸城门外。虽然只是小股部队,但威胁甚大。廉颇不敢大意,下令邯郸城门关闭,邯郸闭市,实施警戒,邑民无故不得外出。

经过几个月的劫掠,邯郸城外已是一片荒芜,秋收自然无从谈起。廉颇为了制止秦军的劫掠,连续发起了多次进攻,但均未能动摇秦军的地位,反而造成自身巨大伤亡。好在邯郸四郊皆无法农作,邑民粮食困难,廉颇把那些胜兵者收拢起来,还能及时补充战斗损失。

经过几个月的修筑,秦军的营栅也日趋坚固。秦军驱使留在乡邑中的赵人,包括妇女和儿童,甚至外出劫掠精壮和商人,不分昼夜地修筑和加固营垒,从邯郸到武安,几乎形成一条坚固的甬道。

不能工作的赵人被秦军无情斩杀,尸体被分食——秦军的粮食供应也陷入危机,而邯郸城外已经抢不到粮食了!

王龁已经不知道该如何结束这场战争了!

按照张禄他们在咸阳的设想,只要将邯郸附近破坏到一定程度,影响到次年的收成,邯郸就一定会屈服。而现在,王龁不仅将邯郸秋天的收成彻底破坏了,连现有的粮食都吃得精光;邯郸人不仅挨不过明年的饥荒,就连今年也过不去!但邯郸并没有屈服,没有任何放弃抵抗,要求和谈的举动。

由于秦军在城外的劫掠范围日益扩大,他们与城内子楚公子的接触机会也多了起来。王龁了解到,赵王虽然没有屈服的意思,但也没有放弃媾和的可能,时不时会派人拜访子楚,询问秦国是否有意和谈。但赵国一方执意不谈献城的事,子楚也只能回答咸阳目前没有进一步指示,并敦促赵国尽快献出承诺的城池。但只要一提到献城的事,谈话就会陷入僵局。赵方会举出秦军在城外所遭受的损失,证明秦军的举动是徒劳的,而且毫无希望。并且声明,诸侯的援军不日即到,那时十万秦军将死无葬身之地!

王龁则转告子楚,十万秦军要想从邯郸周围撤退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除非秦赵媾和,否则在赵军的追击下重新退回上党,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溃退。言外之意,是希望子楚能抓住任何媾和的机会,争取媾和成功。

尽管城内外信息沟通顺畅,但秦军的处境还是越来越绝望:赵军不顾伤亡地向赵军发动一场又一场进攻,虽然都被击退,但也给秦军带来巨大伤亡。与赵军能够得到及时医治和补充不同,秦军的伤员医治往往不及时,轻伤员完全要靠自己的自愈力恢复,重伤员则必须有能力自行徒步数十里,到午汲城去医治,走不到午汲城的重伤员,几乎只有等死。目前因战斗减员人数已经过万。

除了战斗减员外,这支部队从正月集结到现在,已经七八个月了,连续作战,疲惫不堪,疾病丛生,头痛、气喘、浮肿、腹痛、泄泻、发热、黄疸、痈疽……各种病症都在营中出现,全身长虱子那都不用说了。非战斗减员几乎每天都有。

而且,粮食也到了山穷水尽的程度了。邯郸周围几乎已经抢不到粮食,指望上党接济更不可能。本来武安的农业生产恢复得不错,武安人对秦人还没有什么反感。但入秋以来,随着粮食危机,武安人与秦军的矛盾开始激化。王龁不得不采用更严厉的秦法约束武安人,并强行将武安的粮食运往邯郸城下。但以区区武安一境,供应十万大军的粮食,无异痴人说梦!

惟一还没有变化的,武安城内,李崇还遵守着与秦军的默契,秦军不攻城,赵军不出城。但武安城中那一万多士卒和三万居民,始终是一个心腹之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