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秘密协定(1/2)
听到军官下令“冲”,举火把的士卒立即将两支火把左右平举,山下的呐喊声从间断的呼喊变成经久不息;不久传来了弓弦的弹响声和飞矢的呼啸声,尖叫和哀号声也开始夹杂其间;再往后传来了兵器的撞击声,惨呼声也大量增加。
蒙骜灵机一动,突然在沟内大声呼喊道:“不更林向左,不更火向右,勿令贼去!”
突然的发令声,令在场的人惊慌失措,多数人尖叫一声,抛下兵器就往山下跑。军官也惊愕地回过头来。蒙骜伏身紧跑几步,从地上捡起一支敌军扔下的长矛,站起身来,大声叫道:“杀!~”挺着长矛冲杀出来。伏在沟内的哨兵也呐喊一声,挺着兵器冲过来。
在军官身边的只剩下不足三十人,还有十来个人手里拿的是火把,没有兵器。见黑暗中有人冲过来,几名勇敢的士兵也挺着矛过来迎击,但毕竟的仓促应战,思想准备不充分,敌军的位置也判断得不准确,朝着大队黑影的方向冲过去,不想蒙骜在他们的侧面。蒙骜侧向一矛,刺中近处一名士兵的腰胁,巨大的撞击力将这名士兵抛起来,倒在旁边队友的脚下,同时发出一声尖叫;队友立足不稳,一个跟头摔倒在地,后脑遭到矛柲的重重一击,“哼”地一声,也倒下了。蒙骜打倒两人,从露出的空当中猛地扑向那名军官。那名军官也惊慌失措,见两声惨叫后一名士兵冲出来,正不知他身后还有多少人,大叫一声就往山下跑,带得身边的士兵也都丢下兵器,跑下山去。
山上的火把没有了,山下的士卒失去指挥,进退失据,也在秦军的反冲锋下四散而逃。蒙骜立即将这十人整好队,命令他们不要杀死溃兵,争取多抓几个俘虏,随后快速下山去;一边走一边大声用赵音叫道:“降者免死!降者免死!”那些昏头昏脑跑上山的溃兵听到叫喊声,立即放下兵器,高举双手,被带到营中。蒙骜下令停止追击,令军使传令,士卒们只将沿途击伤的敌军衣物剥下;待队伍收拢,蒙骜指派一百人,换上剥下来的敌军衣物,由自己俘虏的十几名俘虏带领,扮着溃军,跟着大队溃兵跑。
在崩溃的当初,人们受恐惧的驱使,会漫无目的地乱跑;要等到恐惧稍稍平息,清醒过来,才会去选择目标。当这支伪装的溃军转入山脚时,正好有许多从山上、河边、沟中出来三三两两的溃兵。见这一支队伍人数还多,也就纷纷加入,跟在队伍里往回走。就在这时,身后喊杀声又起,这群人慌慌张张,也加快了步伐,有些甚至奔跑起来,直到听不到喊杀声才慢下脚步。
在一群群溃兵的引导下,这支部队沿着河曲七弯八拐,终于来到合阳城外。
与少水河谷的许多山城一样,合阳城也是依山傍水而建,方圆里许。那名军官跑得快,先一步进了城,站在城门上,一面平息自己紧张的心情,一面收容溃军。
溃军或三三两两,或三五成群,陆续返回。军官命令他们各自归家,勿得妄出,但有号令,立即上城守御。由于溃兵回来得不多,军官的心里十分担忧。就在他担忧的时候,忽见远处出来一大片黑影,乱乱哄哄,不成行列,应该是一大队溃兵。军官心中一喜,立即跑下城来,在城门口等待。等他们到达时,询问他们是那个里的,那群溃兵中立即有人接口回答自己的里名。军官一一挥手放行。突然,军官感觉到不些不对头:这群溃兵中竟然有一队手执兵器,而且行列相对整齐,他急忙问道:“汝等何队?”
旁边还有溃兵乱哄哄地自报里户,却不见那群人中有人出来,军官急忙挥散这群乱兵,走到那队士兵的跟前,为首的一人道:“吾乃秦兵也!”不等军官反应过来,两支长戟刺中了他的身体,将他刺倒。随即这群人一起呐喊,将身边的溃兵刺倒了一片,冲进城去。那名军官身上披甲,虽然被刺倒了,所幸受伤不重,但也被五名秦军士卒按住,押上城楼。
城楼上鼓声大作,这群人大叫:“秦人入城矣!秦人入城矣!”将拥挤在城门边的敌军杀散,占领了城门。片刻之后,追踪而至的秦军后援四百人赶到,冲进城门,控制了城主府和各个城门,并在里衢中放了警戒,完全占领了城池。
蒙骜于黎明之前进入城主府,立即审讯了城主和那名军官。那名军官是赵国的百人将,率领一百赵军镇守合阳。按照赵国的军制,长期驻守边地的赵军,并不是从赵国或邯郸征集的农民,而是出自百人将自己的宗族;换句话说,这一百人其实都是赵氏宗亲,只不过由于血缘关系较远,已经没有了权势,沦落为低级士人。尽管如此,还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名百人将得到镇守边地的指令,宗族中的亲友会被首先招聘——驻守边地是可以征收当地的钱粮作为俸禄的差事,虽然油水不大,还有些危险,但也是一件生计,对于陷入穷困的人来说,也是一条出路。而赵国之所以要在合阳驻军,是因为合阳扼守着少水河谷通往上党的道路:从合阳溯合水东行,翻过一道山岭,就进入了漳水一条支流的源头;沿河而下就是上党的首府长子!其间路程大约百里,如果让精锐的魏武卒来走,半天急行军就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