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火出圈的契机(1/2)

陈萌果用自己的微特这么一推荐,《海底》这首歌便完全不缺初期的曝光了。

毕竟她现在的流量很大,哪怕都是来自读者们的声讨。

但还是那句话,黑红也是红。

她之前上节目的那些采访,甚至都在小破站被鬼畜恶搞了,衍生成了十分有趣的梗,主打的就是那种反差。

别的创作者发刀归发刀,可不会各种拍胸脯承诺,唯有萌果老师这个坑货,嘴上嚷嚷着结局很圆满,结果却直接下狠手。

《海底》有了这初期的高曝光度之后,它作为一首新歌,非常顺利地冲上了新歌榜,听到这首歌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不过它却并没有完全火出圈,只有那些原来就喜欢《青春恋歌》中“李珂”这个人物的读者,才将这首歌吹成了神作,到处安利。

这些读者兼听者,他们对这首歌的反应非常强烈,显然被它彻底触动到了。

然后萌果老师,反而给《海底》的创作者【清歌】背锅了,他们听这首歌被致郁得泪崩,却不会去责怪【清歌】,而是冤有头债有主,逮着萌果老师各种输出……

隐藏在幕后的许清如,她直接赚麻,还不用背负骂名,简直成了最大的赢家,她在心里倒是愈发欣赏顶在前面扛雷的陈萌果了。

至于普通的听众,听完这首《海底》之后,其中有人觉得旋律优美、悦耳、耐听,是一首质量不错的新歌,为其付费下载未尝不可。

但它显然不是那种中毒性极强的流行歌曲,自然就不可能一下子大火。

还有人则觉得,这首歌过于悲伤,听起来实在压抑、郁闷,听这样的歌简直就是给自己添堵,还是少听为妙。

倒是某些乐评人还挺欣赏这首正处于不温不火状态的新歌,比如说有个笔名为【逝水无痕】的乐评人。

她虽然没看过《青春恋歌》,也不了解“李珂”这个人物,但她单曲循环了这首歌无数遍后,极有感触,直接为其写下了长长的乐评——

《海底》首句以月光、云朵、海水起兴,借助光线散射的路径,同时结合下段的首句采用移步换景的顺序,有条理地写出了月光传播的范围,一并为整个故事奠定了浓郁的悲情基调。

通过描写海浪中弥散的血迹、无望而决绝的步伐,并将海浪赋予以人的情感,无不体现出作者情感的宣泄。

歌词所讲述的故事富于对人称视角的变换也是描写的一大亮点——

第二人称的叙述视角不仅有利于抒发深层次的情感,由点及面地阐释时代大背景下社会主流群体的生死观,还能引发听者进一步的遐想

歌词中的讲述者,在女子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和她对话的“我”,究竟是女子的知心伙伴,还是该女子的精神寄托?

但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作者精神的化身。

显然在一些听者的主观意愿中,他们希望该女子生前有人陪伴着她,即使在蹈海的前夕还是有人能够悉心倾听她的肺腑之言;但在部分崇尚现实主义的评论家看来,后者是更加接近主旨的一种可能。

歌词塑造了一个身着白纱柔裙的失意女性形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