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第121部分阅读(1/2)
的地位,总有一天属于我们的列强都必须要吐出来,而我们需要一个契机……”
沈静笑着说道“还契机呢!你的北洋四舰确实是起了很大的作用,不过同时也招来了一定的风险,从外交部反馈回来的信息说明俄国人似乎有意要继续加大太平洋舰队的规模,他们冬天要从海参崴南下租界我们的港口过冬,所以俄国公使喀希尼先与外交部有了一定的沟通……”
“所谓沟通不过是威胁而已,这不过是国与国之间的常用语言,俄国人是想要告诉我们虽然在远东中国的海军力量要比俄国强上一点,但也要让我们不要忘记它在欧洲的波罗的海舰队远比其太平洋舰队强大的多……”谭延闿不屑地说道“难道他以为老子是吓大么?俄国佬要想增强太平洋舰队的规模,老子求之不得,恨不得它再多派两艘战列舰过来……”
“寇青已经在向我抱怨对俄关系已经给外交部带来了巨大的外交压力,我也认为眼下在开启海关谈判的时机不适宜再和俄国交恶……虽然英国与俄国之间的关系不对头,在海关洋员的雇用上没有一个俄国人就可以看出这点,但是俄国对我们的压力很可能会被英国所利用……”沈静说道。
“事实上我的看法正好和你们相反,我反倒是希望通过俄国这块磨刀石让中国进入世界一流国家的行列,至少让那些列强国家看到我们的真正实力不是他们能够随意拿捏的!”谭延闿肃然说道“告诉寇青,让他以逐渐强硬的口吻来处理对俄关系,这个过程要采用渐进的形式,标准便是我们的海军和陆军实力的增强幅度!”
沈静叹了口气说道“事实上我也觉得对俄战争似乎已经不可避免,俄国人的贪婪真的是不让英国专美于前,蒙古的几个草原王公最近听闻要举行什么大会,要成立什么所谓的蒙古国,而新疆也有不稳的迹象,这些背后都有俄国支持的影子……现在我委实有些犹疑不决,对俄战争若是早了我们的实力不足,也会影响到现在的海关谈判,若是晚了蒙古和新疆那边要真的闹出了独立,以后还真不好收拾!”
谭延闿站起来说道“所以说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最为通行的语言便是暴力,海军固然很重要,但那是对于其他列强国家而言,不过对于俄国,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陆军,只有陆军才能够控制住对俄的最终局势发展……蒙古和新疆并不为患,我们有的是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对俄战争总需要有个合理的借口,蒙古和新疆问题便是一个不错的借口,不过就看我们怎么用了……”
“相比之下你总是很乐观,而我当这个总理似乎每天都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沈静摇摇头苦笑地说道。
谭延闿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所以说总理远比总统难当的多,总统只需要注意大方向上的路线问题,而总理则要帮助总统最终来实现这些设想……文渊兄,你我结识刚好十载,一同走来到今天,是不是还有些做梦的感觉?至少我是这样,这也似乎是老天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而我们应该有这种使命感和当仁不让的气势!”
沈静笑着将谭延闿的手拨开说道“说的轻松!等哪天咱们两人调换一下位置你就知道了!”
虽然谭延闿嘴上说的并不是很在乎蒙古和新疆的问题,但是大话都是需要实力来保证的,况且在这新政权刚刚建立没两年,若是蒙古和新疆在这个时候宣布脱离中国自立门户,无疑对中国的新政府而言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政府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和威信将会荡然无存,并且在对外外交上将会更加被动。
谭延闿给予的回应便是加大了练兵的速度和规模,好在与德国在胶州湾冲突之后中德关系很快的便恢复了正常,而新政权建立后德国和中国的关系也日趋紧密,中德之间的军事合作可以说是中国外交关系上最重要的一个部分。谭延闿向德国派出了更多的军事留学生,而这些留学生在德国学习深造一两年之后返回中国正好赶上了这个中国极力扩充陆军的时代,大批年轻的军官充实到中国陆军当中,这也减轻了中国陆军质量因为扩军而导致下滑的趋势。
与中国政府在军事实力不断增强促进外交话语越来越强硬不同,俄国对华的态度是根据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进度而逐渐增强的。继俄国在1903年向中国派遣分舰队充实太平洋舰队之后,1904年二月又一支由一艘战列舰两艘重型巡洋舰组成的分舰队从波罗的海出发驶往中国。相对于陆军,谭延闿是“欢迎”俄国扩充其在远东太平洋舰队的规模的,俄国海军在远东的力量还在中国海军的控制能力范围之内,而谭延闿的对付俄国海军的杀手锏并没有选择倚靠传统的大舰巨炮对决,而是侧重于潜艇偷袭——战争总是要打响的,一旦战争打响那对于中国而言胜利就是一切,明面上的中国海军是为了应付俄国很可能会从欧洲调遣来的大舰队,至于远东的俄国太平洋舰队则是潜艇的“猎物”。
直到现在中国的潜艇部队依然十分隐蔽,外界有传言中国已经试制了潜艇,但是任谁也不会想到中国现在拥有潜艇的数量已经达到了三十九艘之多,其中二十八艘是近海攻击潜艇,其余十一艘是为两大海军基地守老窝用的近程全电动潜艇。天津汽车厂的内燃机研究设计院已经彻底剥离出来,他们现在的主攻方向依旧是汽油机,已经可以做到生产合格的汽油内燃机,不过他们更加关注的是相对安全的柴油内燃机,只是在国外目前来说柴油机的性能也没法和汽油机相比,国内这里更是没有多大的进展。
当然天津汽车厂已经与德国的相关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提出了种种设计要求,希望能够借助德国的工业技术力量来完成柴油机的相关技术突破,争取早日生产出以柴油机为动力的潜艇。这样会使得潜艇内部环境大为改观,重要的是潜艇内部人员不用处在充满汽油蒸汽危险的潜艇密闭空间里,潜艇的可靠性会大大增强。
虽然俄国在新疆和蒙古问题后面搞风搞雨,但是它却从来不站在最前台,俄国人心中也很清楚,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离不开中国人的帮助,先不提俄国有没有这么多的人力资源,就是工资支付也会让这条铁路的成本变得难以想象。尽管中国送来的劳工都是义和团、死囚、土匪或是老弱病残,但俄国一方不惜人命代价来修建铁路的做法被中方发现后立刻又终止了输送劳工,并且要求原有劳工回国,还要附带昂贵的民事赔偿。
俄国自然不会接受赔偿,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人命如同草芥一般,铁路才是最真实的,俄国驻华公使喀希尼在得到了授权之后就不停的在和中国外交部打官司,而中国政府将俄方在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时虐待中国劳工的事情给捅了出去,矛盾重重的列强集团内部也对俄国颇有微辞,尤其是在中国促成了相关黑幕在美国《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上发表之后,世界为之一片哗然。
俄国虽然恼怒中国对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建故意横生枝节,但是对于中国政府在东北的铁路网建设还是比较满意的——现在在中国东北三省三个省城和关内的中国铁路网在北京连接起来,并且还有一端修建到了旅顺,而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中国东北段也开始开工修建,主要放在连接黑龙江城至海参崴的铁路。
即便如此在这段铁路上刚刚开工不久便遭到了“土匪”的袭击,杀害了两名俄国工程师之后洗劫了工地,并且还掳走了一部分铁路工人和大量的钢轨、枕木。俄国方面虽然提出愿意为铁路工程进行保护,但是被中国政府所拒绝。
自从中国政府在1903年初开始移民东北,中俄两国之间的关系就明显的在走下坡路,不过俄国在中国的地位显然是不断提升的,按照俄国财政大臣维特的话来说“我们的太平洋舰队已经深入到了英国的传统势力地区长江口,而等待铁路修通之后,通过连同中国东北和关内的铁路网,我们的势力可以轻而易举的深入到中国的腹地湖北等省份……”
“经过我们的深入调查,俄国在远东真实的陆军数量在九万到十万之间,火炮在一百二十门到一百六十门之间,机枪绝对不会超过二十挺……我们还派出了三十五支化妆小分队,详细绘制了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详细军事地图,并且初步的摸清了海参崴的防卫部署……”曹锟站在书桌前手持一个文件夹仔细的汇报着。
“仲珊兄,辛苦你们了!京畿卫戍师在东北一年多到今天算是完成了所有我交代给你们的任务,非常出色,陆军参谋部已经将你们送回来的各种情报都汇总,并且完成了相关地图的制作……假如有一天我们真的和俄国佬干起来了,你们便首先立了一功!”谭延闿笑着说道。
“为大总统效力,京畿卫戍师全军上下万死不辞!”曹锟立直身体向谭延闿敬礼。
谭延闿站起身来向曹锟回敬军礼后说道“回去告诉将士们,说我谭延闿永远不会忘了他们,如果有一天需要的话,我也会拿起步枪和他们在同一个战壕里作战,保卫我们的国家!”
“誓死保卫大总统!”
曹锟在军队中做些什么,谭延闿心中非常清楚,“一手手持大棒,一手拿着胡萝卜”,他是这句名言的忠实信徒,曹锟毫无疑问就是他手中的“棒子”,京畿卫戍师和留德士官系两者相互作用构成了他的武力系统的一道双保险。
谭延闿并不怀疑杨超他们对自己的忠诚,但是中国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善变的面孔,命运既然将他和国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无论再小心也不足为过。曹锟带着京畿卫戍师出关活跃在中国与俄国的边境线上,在这一年中也充分证明了这支谭延闿自练兵起家以来最花心思的军队对他的忠诚度——如果没有谭延闿的手谕,即便是陆军参谋部都无法调动这支军队,这虽然让陆军参谋部感到很难堪,但是谭延闿对此感到非常满意……
时代在发展,谭延闿的地位也在改变,越往高出走他心中就越来越不愿意拄着一根拐杖。中国没有经过历史上的那场狂暴的革命,也没有经历复杂多变的政治势力角逐,但这并不是一个太平的天下,中国人在觉醒的同时也同样有些人如同暗中的毒蛇一般在等待属于他们的机会。深悉政坛险恶的谭延闿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不受任何威胁,也就从来不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并且身边总会有一支绝对效忠于自己的军队来保卫自己的安全和地位——曹锟率领京畿卫戍师出关之后,在北京城外原京畿卫戍师的军营驻地,又再次扩建修缮,并且又严格招募了八千人,延续京畿卫戍师的训练方法进行艰苦的训练。
虽然在训练新的近卫军,但是谭延闿并没有将曹锟一脚踢开,反而明确的告诉他,这八千人的部队将会称为京畿卫戍师的一部分,等所有的军队经过严格的摔打锤炼后,总统身边的防卫力量将会由师扩编成军,曹锟将会毫无异议的成为未来“京畿卫戍军”的最高军事长官。
虽然曹锟已经感觉到未来不久的某个时刻,中国将会和俄国人在东北大打出手,自己的京畿卫戍师作为中国陆军最强力量肯定是要被派上战场,甚至连自己都会有危险,但是谭延闿给他的许诺也是摆在面前的。对他而言这些许诺都是空的,只有总统对他的信任才是一切,而谭延闿也用行动证明了对自己的信任,有了这些曹锟也就放心了。
第二百八十四章 炮兵师
保定府城外炮声隆隆,在保定也有一个兵营,不过这座兵营自从训练了中国陆军第十八师之后,十八师就一直驻扎在保定,而保定兵营里面也只有一个正在接受整编的混成旅。第十八师是中国陆军系统中极为特别的部队,这支部队在初创的时候便从老北洋部队中调集了相当多的军事教官和优秀士兵,而它的炮兵部队几乎全部从老七镇北洋军中炮兵部队抽调而来,再加上从天津、北京、山东数所大学中毕业的学生组建成了一个超规模的炮兵部队——第十八师是陆军参谋部根据谭延闿的要求而侧重炮兵编制而成立的一支作战单位。
第十八师的炮兵装备也是极为骇人的,他们现在训练所用的一百三十门法国odel189775毫米速射炮,在军营中还有两门一百五十毫米列车炮、两门一百二十毫米列车炮、六门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所组成的重炮部队。
今天保定城外的炮声是第十八陆军师接受保定机器厂的送货,并且对火炮试射进行评定——保定机器厂是谭延闿名下的军工企业,它的主要产品便是毛瑟九三式步枪、手雷、迫击炮和现在仿造的法国七十五毫米速射炮。七十五毫米速射炮是法国陆军炮兵的王牌,同时也是世界上射速最快的火炮,它可以达到每分钟三十发的惊人射速,即便是标准射速也有二十发。
现在中国陆军装备的主要来源是天津机器局和汉阳兵工厂,谭延闿向天津商界发出邀请,联合组建了保定机器厂专门来生产陆军装备——在即将对俄开战作战之时,中国需要武装更多的陆军,而且也是为了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做准备,中国必须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才能够捞到好处。现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很少涉足重工业,涉足军火方面的没有一家,而在这个时代军火生产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参数,更不要说谭延闿非常明确的知道这一行业“大有钱途”。
热兵器时代拼得就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实力,谭延闿手中的中俄战争时间表日益邻近,仅凭国内的几家军火巨头他心中还是没有底的,必须要大中小相互结合最大限度的开发中国军火工业的潜能——让民间资本向军火工业转向,有多少算多少。保定机器局便是谭延闿打算拿出来作为民营资本涉足军火工业做个榜样,这家注册资本达到七百万两的军工厂是在数家以前的小工厂的基础上合并而来,因为坐落在保定,所以在产品上可以和国营保定机器局形成良好的互补。
现在已经推翻了清政府,所以谭延闿尽可能的让自己和国家之间的产业纠葛点分离,脱离原本洋务派们几十年成果的几大机器局自立门户也是这项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家保定机器厂谭延闿占有百分之五十四的股份,其余股份由十几家商号平均分配,至于以后进入资本市场还比较早,也不是最佳时机所以未曾在上海上市。
保定机器厂一个拳头产品便是“炮管复进油”,这是和德国运用技术交换得来的技术专利,不过目前中国的化工产业还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即便有这个技术来生产“炮管复进油”,其原料也必须按照协议规定从德国进口——与德国达成的很多相关技术转让协议中,都涉及到了这一条。不要说目前中国工业的水平,就是英国也无法生产出合格的“炮管复进油”,可是如果没有这东西,就算造出了大炮很快也会不能使用。
德国在很多方面都拥有世界领先的科技专利,谭延闿也很羡慕,除了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前往德国之外,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德国进行商谈进行技术交换或是技术专利买卖。像现在从德国引进的众多专利技术中,有超过八成都是和军工产业相关,德国肯这么做一方面德国人非常清楚这些技术专利只在谭延闿名下的工厂中生产不会产生技术扩散,另外也是谭延闿出得起大价钱同时也接受了种种苛刻的附加协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中国是德国目前为数不多没有明显利害冲突有愿意与之交好的国家,尤其是中国的造舰技术可谓是日新月异,最为难得的便是其创新性。
德国在化工方面的成就令人羡慕,对于中国来说也并不是全部都需要,毕竟中国还是一个工业刚刚起步的国家,全部引进不说德国人愿不愿意,就是这代价也未免太高了些。谭延闿责成一个专家组专门对军事方面需求比较紧迫的化工产品予以技术优先引进,像炮管复进油这样和炮兵息息相关的化工产品自然是不能放过的,至于其化工原料,中国可以先采用进口,等自己的产品线完善起来后,就和德国人说拜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