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蜀地——川戏(1/2)

路峥将牛肉咬上一口,入口便火辣辣的,直烫舌头,但软硬适中,再来一口,更是香嫩无比,香、麻、辣俱全。再一看锅子,一锅红艳,视要冲出锅子,火遍大江南北。

这顿饭怎一个爽字可以形容得全。这里不仅食材新鲜,更是将蜀味火锅的香辣味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令路峥留恋不已。

最后,他们吃完了所有的菜品,时间也来到了下午两点左右。

路峥在渣渣辉的搀扶下才慢慢站了起来,没办法,吃得太撑。

路峥坚持自己走一会,出来后看到满眼的民居,不远处郁郁葱葱的麦苗。

在一段田埂上来回转了一会后,可以听到旁边村子里不时传来狗叫声,以及猪凄惨的叫声,小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这些声音引得不远处的池塘中的鸭子和鹅也嘎嘎叫个不停,好一副田园风光图,当真是河山如画。

路峥觉得非常有趣,不知不觉间,肚子也没那么撑了,他挥手示意渣渣辉——进城。

当然这里还有古镇,镇上有六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树,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至今保存完好,除此之外,古庙、古水陆码头和古朴的民风民俗。

路峥今天不准备继续在这里逗留,他准备晚上前赶去芙蓉城。

据史书记载,这个城市构筑于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中叶。但金沙遗址的发掘,给它的建设时间带来了新的证据,它的建城史可以追溯到3200年前。

唐朝时期,少陵野老先生,也就是诗圣,一句“……花重锦官城。”让芙蓉花开得花团锦簇。

没错,这个地方因芙蓉花而得名,韩愈赋有诗一首:

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

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

这里有一个地方叫宽窄巷子,它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

宽巷子窄,窄巷子宽,井巷子新!

它是清代街区记录了芙蓉城的沧桑历史,其建筑风格兼具川西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的特点。

它“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便于居民自发式能管理,奠定了芙蓉城居民安静、悠闲的生活基调。

这里有48座四合院,建于清末民初时期,可以看到它的灰砖黛瓦,门墩、拴马石、窗扇、雀替垂花柱等,从细节上再现了芙蓉城人的生活韵味。

除了这些,还有它的民俗文化。

路术给路铮讲过,解放前,芙蓉城有六大经典民俗:逛鱼市、修竹器、补凉席、修水桶、打草鞋、代客冒饭。

逛鱼市:芙蓉城曾经被称为“东方水城”,据《通览》记载,清末时,全城有塘20余处,所以老芙蓉城人不愁没有鱼吃。

野生泥鳅、黄鳝之类绝不像今天这么贵重,一般人都吃得起。特别是鲤鱼鲫鱼甚多,丝毫不稀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