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深谋远虑(1/2)

与之相比,东进战略是另外一个极端。

简单的说,东进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在开战之后,集中力量打败最强的敌人,也就是纽兰联邦。在控制了东望洋之后,再考虑南下。只不过,也有一个极为明显的问题,难度实在太大了。

此外,东进战略看上去很美,可是很多地方根本经不起推敲。

比如在最初的时候,包括祝世建在内,没有几个人把狭夷皇国算进去,都认为在对付纽兰联邦的时候,顺便收拾狭夷皇国就行了,完全没必要单独罗列出来,甚至用不着把狭夷皇国当对手。

可事实呢?

在“华城条约”与“伦泰条约”落地之后,狭夷皇国一跃成为名副其实的,得到公认的海军强国。

按照条约规定,狭夷海军在战舰的总吨位、主力舰吨位与母舰吨位上全都为三个一流强国的七成。在二级主力舰上,也就是由条约规定的重巡洋舰,狭夷海军还占了便宜,获得百分之百的份额。

发展至今,狭夷海军的规模与实力已经是全球第四,东望洋第三。

因为纽兰联邦在东望洋对岸,隔着一万多千米,纽兰海军也主要在东望洋东部活动,很少来东望洋的西部,所以严格说起来,狭夷海军才是帝国海军的头号大敌,是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威胁。

等到战争爆发,狭夷海军肯定会充当列强的马前卒。

继续无视狭夷海军?

显然,那是在自欺欺人!

正是如此,在新历95年之后的每一次舰队演习中,都少不了狭夷海军的戏分,有几次还是主角。

演习搞了几年,再也没人敢忽视狭夷海军。

关键就是,如果把狭夷海军考虑进去,那么就算出现最为理想的情况,帝国海军也无法速战速决。

要是演变成持久战,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要忘了,没有攻占波沙湾,帝国最多能坚持两年。严格说,其实是一年,因为调整战略要一年时间。

只用一年来打败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扫荡与控制占地球表面积一半的东望洋!?

如果狭夷皇国与纽兰联邦提前做好了准备,能够在一年之内击败狭夷皇国,夺回至关重要的南北撒豆群岛,顺带打下被纽兰联邦控制的南珠国,在西东望洋建立防线,巩固帝国的基本盘就很不错了。

就算在最乐观的人眼里,也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击败狭夷皇国与纽兰联邦。

其次就是,东进战略求的是全面胜利。

站在军人的立场上,肯定希望能夺取全面胜利。问题是,在政治家的眼里,全面胜利太过虚幻了。

不说别的,什么叫“全面胜利”?

打败所有敌人,逼迫所有的敌国签订投降条约,还是说出兵攻占所有敌国,甚至是吞并所有敌国?

直接一点,打败了所有敌国之后,又该做什么?

占领与吞并敌国肯定不现实,在政治与军事上都行不通。要知道,在阿泰战役之后,帝国花了近半个世纪,才基本上稳定了占领地区,对这块只有几百万居民的地方进行了有效的管辖。说得严重点,在上次大战期间,帝国陆军始终没在西部战线上取得突破,就与当地的民情有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