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传家之学(1/2)

至于在邓氏部曲中习武的魏田与魏木两位族叔比普通人强一些。

不过也就懂些枪的基本招式,比普通人强点。

习武者对决,力量、速度、招式、状态都有很大的关系。

两位族叔哪怕再练一百年恐怕也过不了阿翁的一招。

力量和速度相差太远,哪怕招式再精妙,也是被秒杀的命。

所以魏虎大概率和壮叔争夺第三把交椅的实力。

可惜婶子当年产子因为胎儿体型太大难产而亡,没给壮叔再添几个儿子,否则族里或许能多几个猛人。

魏虎出生时体重达二十斤(相当于现代的十斤),而他母亲当时年仅十六岁,身体尚未发育完全,自然导致了难产。

...

魏勤则继续在说。

“长兵器难学,我可传军中所学环首刀步战法,学好了亦有防身之力,对付一般江湖游侠不在话下。”魏勤说道。

众人点点头。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此时,魏安的思绪飘到了别处,察觉到众人的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他尴尬地清了清嗓子,拉回思绪。

“我自练了戟法,便通了枪法,棍法,钩法,师父还传了飞刀术和飞石术,言皆可外传,族人可先学棍,月棍年刀一辈子枪,棍可速成。”魏安建议道。

“待棍法精熟,可学枪法。”

棍法主要是练习发力,学会格挡和各种砸,戚家军中有大棍,就是怼骑兵下马,然后拼命砸。

练个把月的棍之后,出去一般三五人无法近身,性价比高。

学会后可以延伸到各种长兵器上,画戟与枪中的砸、刺等招式与棍没什么不同。

但是这两种武器要练很久才能达到纯熟,单位需要以年论,但杀伤要强的多。

而戟算是组合武器,难度最大。

枪比戟易学,而且多人可成枪阵,单挑群殴都可以。

族人中可练成枪法的或许有,但是能在戟法上有所成就的,估计不太可能。

若不是自己通过游戏平台选择入门,再加上强行学习的机制,或许也不能学有所成。

族人先学棍,后学枪,短兵就用环首刀,还有射术,投掷,总有一款合适的,学一门特长,就可以了。

体质太弱的,就跑步健身,专心读书。

只要有少部分能读出来,经过几代的传承,魏氏也可以成长为一个小世家。

魏氏基数太差,只能通过时间来积累,中间还要避开各种危机。

学武的事便定了下来。

关键是学文的事是最麻烦的。

“读书,我可为族人开蒙,可我魏氏未有藏书,我亦无所专治,尚缺名师,”魏福说道。

像弘农杨氏家传《欧阳尚书》、汝南袁氏家传《孟氏易》,都是儒家的经典。

而魏福手中也就当初邓氏赏的一卷烧黑的书,许多学问都是与人交谈得来。

其实大汉官学是有层级的。

最高级有太学,郡里设“学”,县一级设“校”,乡设“庠”,下一级设“序”,用以传播儒家理论。

理论上普通人的孩子有机会进去读书。

但进入最低层级的“序”,也需要条件,例如识字,例如推荐,例如家庭背景。

但这最低的教育都不属于白板启蒙的范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