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孽缘呀,孽缘!(1/2)

放完血后,费劲的扩大脖颈处的缺口,把猪皮一点点剥下来后,接下来的步骤便简单了,按照经络和骨骼的分布情况,李登云行云流水的把一块块带骨肉直接下来。

下水什么的,全都掏出来放在盆里。

只有鼓鼓囊囊一大坨猪肠子有些棘手,清洗不好清洗,堆在那里又极大一股味儿。

正为难的功夫,恰巧碰到一个左顾右盼的老伯,穿着考究,瞧到猪肠子眼前瞬间一亮,问了下价钱,脸色为难:“同志,我钱不太够,能不能用白面换。”

“白面?80粉还是60粉呀。”

李登云来了兴趣,家里自从回来后一直吃的是白面馍,细粮储备眼看要见底,而粮本分配的粮食又是以粗粮为多,用大肠能换些白面还是不错的,当然前提是品质不要太差。

时代特色,面粉也是分等级的。

质量最好的精面便是特等粉,又叫30粉,对品质有极高的要求,这种白面吃起来质地细腻爽口,价格最贵,供给的最稀缺,哪怕是大院子弟都不见得能经常吃到。

比特等粉要差点的是上等粉,后世家庭煮馍煮面用的粉便是这种,又叫60粉在这个年代同样价格昂贵,产量稀缺。

而最次的白面便是富强粉了,又叫70粉,大名鼎鼎的富强面,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时代记忆,李登云家缸里最多的就是这种面粉。

至于说比富强粉等级低的,那已经被开除出白面的范围了,统一叫做灰面,口感发苦,卖相最差,但吃起来要比窝窝头软上不少。

“60粉,三斤换这些猪肠子。”

老伯见李登云愣了下,忙压低声音:“小同志,三斤不少了,这年头认粮不认钱,我这都是面粉厂上好的白面,整个前门大街,你找不到第二家,我就是嘴馋单纯好肠子这味。”

话糙理不糙,那三年,确实是认粮不认钱的年代,粮食三倍5倍的价格都打不住,搁去年61年鸽子市里面,1斤市粮票能炒到两块,全国粮票更高。

现在刚渡过危机,价格降下来,但细粮和鸡蛋都是市面上的紧俏货,更别提少见的60粉了。

“三斤粉,成交,但话先说好,肠子不负责清理。”

李登云没再犹豫,爽快的答应下来。

下一秒老伯神秘兮兮的掀开黑色棉外套,谨慎取出包裹住的三斤白面,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鸽子市。

手指搓捻出一点,看起来跟后世的白面确实没什么区别,肉眼可见的光滑细腻。

“货没问题,等血凝固我再给你切几块血。”

李登云也没磨叽,直接让老伯把肠子弄走,60粉可是稀罕物,结合异样的动作,他猜测这老伯应该是面粉厂,或者粮站工作的职工,否则一般人真弄不来这东西。

“好,好,后生,等等我去找篾匠买个竹篮子。”

老伯长松口气,迫不及待的扭头花钱单独买了个竹篮子,也不嫌脏,把那鼓鼓囊囊腥臭的大肠塞到竹篮里,就等了片刻拿到几块猪血后,哼着小曲欢天喜地的走了。

送走开张首个客人,李登云没有闲着,把容易卖的肥肉、五花肉挂在最显眼的钩子上,再慢悠悠的用侵刀切出自己最喜欢的里脊肉。

这些鲜嫩的里脊肉买的人少,李登云也不打算卖太多,计划放到空间里,闲来没事做个糖醋里脊,猪五花也得留点儿,烤串呀,做红烧肉呀是首选。

“咦,小同志,又是你来卖肉啊,价格多少钱呀?”

一位前些天买过野猪肉的短发阿姨瞧到李登云,停下步伐,指了指上面的肥肉。

“6毛钱,江阿姨你是回头客,再给你便宜5分。”

李登云也认出了这穿着盘扣棉袄的阿姨,心肠热着呢,上次还帮初次乍到的自己缴钱找摊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