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建校总基调(1/2)

7月12上午,中考成绩一出炉,早已蹲守在各重点招生对象家里的育才老师们纷纷核对信息,和家长学生洽谈就读条件。在学校门口,早有家长带着娃娃过来报名。到下午4点,河安育才招生录取基本结束,结果如下:

来自农村的“宏志班”已经超员,原计划录取90名,结果挤爆了,录取了120名。中考前20名,有11名进入育才中学,第1名、第3名、第4名、第7名、第10名都在。原计划招生360名,实录406名,超员46名。

朱校长得知这个消息,兴奋得狠狠得拍了一下办公桌,“好,太好了,这下可以交差了。”

最艰难的一关总算迈过去了。

晚上,朱校长成热打铁,召开老师开会。她在会上讲了三个问题。

一、保持冷静,头脑要清醒。

她讲,虽然初高中共招生879名,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但是,我们还不是高兴的时候,我们的生源不但和蓉城长江中学比不了,就连洪南长江中学的生源也比不了。现在,我们要考虑,如何在万难中杀出一条生路,让我们活下去?我们每个老师都要仔细琢磨一番。

要我讲,我们就从最现实的事情考虑,想想看,如何把我们这批娃娃教好?要是出不了成绩,明年我们还会招到这么多学生吗?

二、永葆教育教学活力,永葆求是创新。

我们育才中学是一所新办中学,校训是“忠孝仁义,求是创新”。这既是对全体学生的要求,也是对全体老师的要求。什么是求是创新,有什么具体要求?今天我就讲一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