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国家公祭鼎(1/2)
最后,所有的影像画面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三十多万遇难同胞的尸体,化作了一片尸山血海,堆积如山的尸体,汇成溪流的鲜血。
无数的哀哭和惨叫声在天空回荡着,充斥着我的耳膜。
连带着周围那黑色丝线化作的幕布,也朝着我的身边聚拢过来,仿佛要将我整个人吞没其中。
我心里清楚,这些都是同胞们所遭遇的痛苦和折磨所化作的怨念,如果真的被吞没,我很可能会陷入无边的痛苦,再也无法醒来。
黑无常大人撑着油纸伞,帮我阻挡着那些痛苦。
我则跟着众人,跟着讲解员,来到了一座大鼎之前。
“国家公祭鼎是一尊高1.65米,重2014公斤的三足圆形铜鼎。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而建造设立的。”
“而这座国家公祭鼎在浇筑的过程中,曾经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讲解员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却依旧讲得十分动情。
黑无常大人举着黑色油纸伞,默默的站在我的身边,也静静的聆听着讲解员的讲述。
只要有一定的物理常识,就会知道,大型金属器物的浇筑,是相当困难的,体积越大,就越发困难。
冷热不均,凝结速度不一样,都会导致铸造的过程中功亏一篑。
国家公祭鼎在第一次浇筑的时候,出现了渗漏现象,被当时的专家团队紧急叫停。
第二天,在浇筑之前,负责铸造的专家团队,将三十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遗像,和三本印有一万多个遇难同胞的名录,一起放了进去。
当浇筑进行的时候,天空突然响起了几声炸雷,接着就哗啦啦的下了几分钟的雷雨。
这阵短暂的雨水,为空气带来了适宜的潮湿度,国家公祭鼎就此一次性浇筑成功。
要知道,这是冬日的南京,是很少出现打雷下雨情况的。
也许,这是冥冥中的天地恸哭,为三十万同胞的冤魂在悲泣。
又或者,那一阵雷雨本就是三十万同胞的泪水所汇聚而成。
……
接着,那讲解员又念诵起了国家公祭鼎上那160字铭文: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
洎及近代,积弱积贫。九原板荡,百载陆沉。
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
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同胞何辜,国难正殷。
哀兵奋起,金戈鼍鼓。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
乙酉既捷,家国维新。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