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考察(1/2)

说起老王小吃店的炒菜,程蔚还曾经不信邪地点了一回,结论是,虽然菜里的味精是真不多,但那味道……连他这么口壮的人也需要捏着鼻子才能吃得下去。

程蔚事后这样对苏和说,“比你做得还难吃。”

虽然这话听着是带了那么点夸奖的意思,但苏菜厨表示她一点都不觉得高兴!

听老王和小王一个劲地说要出兑,苏和便劝他们,“再挺几个月吧,万一这一片动扦了,还能得点补偿款或是得套房子呢。”

她记得再过几个月就应该有动扦的消息了。

老王却并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摇摇头,“算了吧,可不敢指望那个。老嚷嚷着要动要动,这都嚷嚷着多少年了也不见它动。真指望它,裤子都穿不上。”

这倒也是真的。

这一片确实是经常有动扦的消息传来传去,次数多了,时间长了,谁都不当回事了。等后来真的开始有动扦的消息了,很多人还都不相信。

也许是与老王和小王处得熟了,觉得爷俩儿人不错,程蔚也难得地多说了几句,顺口道,“其实也可以卖卖早点,咱们这一片的居民不少。”

老王还没说话,小王就先摇了脑袋,“早市那边有专门卖果子豆腐脑的,人家要吃都奔那边去了。”

苏和倒觉得程蔚的点子不坏,也附和道,“果子豆腐脑是果子豆腐脑,品种不一样。谁也不能天天都吃那个,得轮着吃嘛。再说了,别人家的粥,茶叶蛋和小菜都不如你们家的好吃啊。”

听到苏和夸自家的东西好,老王和小王顿时高兴了,连声问,“是吧,好吃吧!”又叹息,“唉,也不知道为啥,都说好吃,这生意咋就不好呢?”

苏和和程蔚,“……”

也不知道这伯侄俩到底有没有把他们的话听进去。

苏和和程蔚两个也不好多说,关系毕竟还没亲近到那份上,交浅言深反而伤人。

而且私下里,苏和和程蔚也挺纳闷,这伯侄俩既然能把小菜拌得那么爽口好吃,为什么就能把炒菜做得那么糟心难吃,并且自己竟然还毫无自觉?也是奇了怪了。

出了小吃店,苏和没有立刻回家,而是若有所思地望着周遭,对程蔚道,“我想在附近转转。”

又是傍晚,斜阳脉脉。

苏和慢悠悠地顺着小街拐入相邻的胡同。

住惯了规整高大的楼房建筑,也见过后来城市的迅猛发展,再回过头来细细打量这些存在于旧时记忆中的平房区便觉得这里显得过于杂乱和逼仄。

但抛开宜居性不谈,与千篇一律火柴盒一样的楼房相比,这些房子又充满了独特的个性。

褪色的红砖,饱经风雨的旧瓦,窄小的门窗,沉降的房屋,墙头屋顶的杂草,破盆旧罐里的花花草草,晒衣绳上长长短短的衣物……零乱又和谐地接驳在一起。

这个时间,胡同里四处弥漫着周围人家饭菜的味道。房顶的烟囱里飘着袅袅炊烟,与煤气灶抽油烟机相比,这是更传统古老的人间烟火。

大概因为通风条件有限,天气又炎热,许多屋门院门都敞开着,不少人家更是把饭桌摆到了家门口的道路边,晚餐的内容一目了然。端着小酒盅的大爷拎住邻居家跑来跑去的小泥猴塞一口红烧肉,再笑呵呵地拍拍孩子的大脑门放走。

苏和一开始更多留心的是胡同两旁的建筑情况,但渐渐地也被胡同内人们的生活日常所吸引,看得饶有兴味。

程蔚也没有一个人回去,而是无可无不可地跟着她一起默不作声的闲走。

大树底下,十来个老头分做两堆在下棋,端着小茶壶,拍着大蒲扇,四个下棋的身边各自围了三四个军师,七嘴八舌地支招,支着支着就吵了起来。

苏和和程蔚也凑过去看热闹。

程蔚看着看着就蹲在了那里。

“你会下象棋啊。”苏和低声问。

“嗯。”程蔚看得专心,心不在蔫地回道,“跟我爸学过。”

苏和不会下棋,看了一会儿老小孩儿逗嘴,就转头望向不远处支着的一张小桌,桌上摆着西瓜和瓜子,桌边几个大妈大奶小媳妇手里织着毛衣做着活计,看着孩子,闲话着张家长李家短,电影明星流行服饰。

听了一会儿,苏和也就跟着插进去聊了起来。

苏和和程蔚从胡同里走出来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其间程蔚还下场跟老大爷们对了两局,一胜一负。

苏和以前工作的部门也有好几个老同事,与上了年纪的人相处起来还是比较有经验的,因此和大妈们聊得也挺好,还蹭了两牙儿西瓜吃。

苏和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聊天和蹭西瓜,而是为了了解信息。

“什么信息?”回家的路上谈起之前胡同之行的目的时程蔚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