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五十一章:四方八位,生肖疑棺(1/2)

几番波折之后,萧小楼用三种不同的道法为同行土夫子解除了血莲教的热毒。顾墨萧小楼也得知他们的姓名。一番整顿之后,跨步走向那焚烧殆尽的五阴鬼藤.......

张三河率先走向那口阴沉木的棺材旁,原来的缝隙还留在那里。这三个土夫子对视一眼,掏出面巾围在脸前。重新换了个蜡烛点燃,放在原位。

他们三人掏出包里的特质钢铲组装起来拿在手中。张三淼站在一旁打着手电筒,张三河和胖子咬紧牙关,将手中的铲子插入棺盖的缝隙之中。

只见他俩手中猛然一用力,这阴沉木的棺盖应声而开。

六人透过缝隙窥视之下,这棺材之中一具尸骸,两旁的陪葬品也屈指可数,怎么看都觉得有些寒酸.......

胖子张三泉沉声问道:“奇怪!按理说玉面郎中的陪葬品不该只有这些!”

“事出反常,未必不是好事!”

说完,六人一齐用力将棺盖放到一边。几人便看到这阴沉木棺材的全貌。

一具尸骸皮肤酱紫色,保持原有的样貌,身着明光铠,右手中握着一柄长刀。俨然是个将军模样!这将军陪葬品分列左右,也尽是些随着打仗的物品。这将军死去,头发和指甲还在不停的生长。如此一来就能确定,这棺材里躺着的并不是什么玉面郎中!

既然这样,张三河开棺之后先是拜了一拜。胖子和张三泉和女人张三淼看了一眼连忙也虔诚地拜了一拜.....

张三河拜完这棺中的将军,自说自道了句“叨扰!恕罪!”便跳到棺材边缘之上。

站定之后,张三河陡然猫下身子用手掀开棺中的细软,用手指一番敲击棺材底部。空荡的声音悠悠传来,张三河微微一笑站起身子看着两边的顾墨等人:“诸位看来这棺材地下另有乾坤啊!”

胖子喃喃自语,这么大个阴沉木搬动自然是不可能了。“三河,老规矩?”胖子看了眼张三河,张三河也是点了点头。

胖子受命,往手心啐了一口,两只手搓了几下。拿起钢铲便挖了起来。过了一根烟的功夫,地上已经堆了个不小的土堆。

一声闷响传来,胖子微微一笑。张三河来到坑边跳了下去,除去多余的泥土之后。一行行石榴卷花纹的青色砖块显露出来。

胖子和张三河站在坑中用钢铲尾端的尖刃撬开了一条缝隙。两人一起用力没一会儿,就起开一个大洞。手电光亮之下,原来这阴沉木棺材下竟然是一条砖石封顶的大道。

几人打着手电之后,鱼贯而入到这走廊之中。刚一进入六人便看到走廊的墙壁之上画着美轮美奂的壁画。色彩渲染之下一股香气扑鼻,张三河等人早就被五阴鬼藤吓得不轻,要是再中招他们三个丢人算丢到家了。

白鹭山依旧走在队伍最前面,一番探查发现这走廊之内并没有任何毒箭之类。

张三淼借住电筒的光线细细观察着壁画。

片刻之后,她开始缓缓说道:“这壁画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阶段说的是山野之间,有个村落。话中的玉面郎中正值青壮年,他继承祖上的医术为村里百姓问诊施药。村里也是一片祥和。”

说完,张三淼往前缓缓走去。“没想到,过了段时间山贼响马打闯进了这宁静的村庄。”顾墨等人看到壁画中的凄惨景象也都重重叹了口气。

“之后玉面郎中身背包袱四处游历,在一座不知名的山洞里偶然间得到一卷残书。出去之后,玉面郎中行走在荒芜的山间小路,此时正值战乱,各地民不聊生,玉面郎中也就差点饿死。也是他命不该绝,正碰到行军的李光弼。李光弼救下了他,玉面郎中也就留在他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一时间李光弼的军队所向披靡接连打了不少胜仗,位高权重的他也就渐渐疏远玉面郎中........”

第三幅壁画纸上,李光弼早已年迈。家中大摆宴席之后,李光弼突然和玉面郎中起了争执,之后那玉面郎中也就向他辞行,临走一批穿着明光铠的亲信随她来到山间居住......

萧小楼听后对张三淼那是赞不绝口。“那这五阴鬼藤又是......?”其实萧小楼想问的并不是出处,而他考虑的自然是其中的方法,要知道这五阴鬼藤并不是阳间的奇花异草!那这么看来,这玉面郎中还真有几分手段!!!

张三淼扭头看着萧小楼,淡淡说了一句。“萧道长,壁画中并没有描述,这五阴鬼藤来自什么地方。”

张三淼刚一说完,白鹭山和胖子探路折返了回来。

“三河,墓室就在前面。”

听到胖子这么说几人迈着大步前往,刚一走到那墓门口,一间若大的石砖墓室出现在六人眼前。四周的墙上设有火把,胖子他们刚才就点亮火把。这间墓室地上陈设着十二具棺材。

在这墓室正中央的圆形石盘上雕刻着看不懂的星图,石盘之下便是下一层的主墓室。

张三河一见十二具棺材如此摆放,不由得疑惑了一句:“四方八位,生肖疑棺?!”

顾墨不明所以,小声问道:“河三爷,你刚才说所说的生肖疑棺是什么??”

胖子在一边也是接连点头,看来他也并不知情。

张三河领着众人来到这十二具棺材旁边指着说:“顾先生,所谓的四方八位,就是这十二个方位。十二个方位的棺材里分别葬着十二个生肖的男女。”

“那这棺材尺寸与平时咱们遇到的有很大差距,这些棺材的尺寸明显过大!”张三淼柔柔说了一句。

张三河一边踱步,一边细细道来:“所谓天下棺材七尺三。说的就是?在汉朝时,一尺大约等于今天的21.35到23.75cm;

在三国时期,一尺大约等于24.2cm;在南朝时期,一尺大约等于25.8cm;

在北魏时期,一尺大约等于30.9cm;

到了隋代,一尺大约为29.6cm;到了唐代,一尺大约是30.7cm;

到了宋元时,一尺大约为31.68cm;到了明代时,一尺大约为34.1c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