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内设(1/2)

要知道清正司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对应这些当下频发的妖乱和异变,而由大内牵头出钱出力,专门招揽天下的奇人异士、名家好手;组成的特殊部门。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天家及其宗室的周全

另一方面,也有通过铲除妖邪、平定兽祸来变相伸张天家的权威;与外朝争夺人心、民意的潜在需要;然而,却因为当初的用人不慎和对应不当,放任几个蠢货的私心作祟,差点变成笑话。

因此这一念之差,也也导致了清正司错过了最大的关键人物;结果在后来的争取各种资源和权利管辖上;始终要低过外朝政事堂诸公,籍此另行建立的暗行御史部/御史台第四院/两京里行院一头。

直到后来十六卫背景的健锐五营,以及枢密院直属教导军特训队的建立;这才在异常事态上,形成外朝的政事堂、枢密院和内朝三省;隐隐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的局面;但清正司依旧是最为薄弱一环。

其中的暗行御史部/两京里行院;相对实力最强、资源最多。因此在实际运作中被人为分为东都、西京两部;以为相互制衡监督。固而东都本部编制和管辖最大,但是西京分司却拥有最精锐的人手。

其次才是军中背景的健锐五营和教导军特训队;但这两者之间亦有潜在的差别。前者出自南衙十六卫的中军体系,也是朝廷常备的野战军序列;强调的是通过精选的士卒,针对异类的器械战阵之道。

后者则是通过与西京里行院的合作,借助一些初步运用成熟的特殊手段,进行血脉激活/体质强化;以较大耗费和代价获得一批,体质超乎常人数倍不等的强化军士;配合量身定制的特殊装备作战。

相比之下,清正司既没有健锐五营那般,几乎无穷无尽的现成军力资源;也不像战斗在妖乱一线的两京里行院,可获得大量素材与培植原料,掌握着血脉强化、装备研发和奇物使用、特殊救治手段。

只能算是个中规中矩的存在。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在大内拨付内帑的扶持;诸多宗室、外戚和勋贵的参与下,并不怎么缺钱;而且收纳各种奇人异士的底线和门槛较低。但是这也带来另一个问题。

就是这些招揽而来奇人异士,固然是的能力水平不一,在品性和道德上也难免良莠不齐;平时管理起来也是颇为头大。但是相对可靠的内选将士,却不免能力平庸不够突出,在对应妖乱时伤亡颇大。

再加上,内选将士和对外招揽的这两部分人手,因为彼此习惯和做派的差异过大,导致难以通过日常操练对抗的磨合,形成足够的协同默契,反而相互之间摩擦和矛盾不断,没少闹出过乱子和是非。

但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当初那位拒绝清正司的邀请;并将所有人都痛打一顿的先见之明。因此在各方质疑之下,就连今上也难免对此有所动摇和疑虑;反是尚未监国的太子,痛陈利害才保住清正司。(详见第一百七十六章)

直到西京里行院的日臻成熟,外行和内行两套人马,相应选拔、改造和晋位的体制逐步完善,才有了可以参照的现成模板。而后,由大内所秘密掌握的血脉激活手段,也终于形成相应的数量和规模。

一度地位尴尬几乎沦为摆设的清正司,才在一场引而不发而尤为激烈的内部清洗当中,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效能;其中那些纯粹是挂名的各家勋贵、外戚、宗室背景的关系户,被毫不犹豫的清理一空。

而管制混乱的奇人异士,也被进一步的梳理和整顿;按照具体能力和专长,与改造的内选将士重新编组和配置。其中桀骜不驯或是生性散漫之辈;则被另外归列出来,编入新京社名下新成立的猎堂。

作为与清正司关系密切的外围,他们不再以严格的条例与章程进行约束;但是也失去了清正司名下的优厚待遇和官身保障。而更多是依靠新京社和武德司提供的消息渠道;完成捕杀异类的各色悬赏。

因此,如此的整顿手段,固然是让清正司得以走上了正轨,但也让清正司下辖的外行人手,与被归入新京社名下的猎堂成员;在后续对付异类的持续竞争中,隐隐形成了某种潜在的对立和摩擦不断。

但这也是某种程度上,上位者乐见其成的制衡局面。因此,清正司和新京社的人,最终矛盾激化当众发生冲突;监国太子并不怎么意外;但唯独特别介意的是,他们是被执掌西京里行院的那位拿下。

这就有些棘手和难办了;要知道这位御史,可从来不介意他人的眼光和看法。更何况,其中还可能涉及到居心叵测的妖邪之徒,居中设局和挑拨生事的内情;这就正好属于这位妖异讨捕的职分内了。

倘若他想要对双方严惩不贷,或是借机大做文章,对此事继续追责和清算一二;想必朝堂上也有的是人愿意配合发起弹劾,来削弱清正司和新京社的影响力。想到这里,监国太子不由轻叹了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