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端理论(1/2)

现场媒体抛出各种问题。其中,嗖狐门户网得到重点关注,该门户网从《重返十七岁》嗖狐围脖底下收集了十条最高点赞的提问,打乱了拿出来问:

“方导,怎么想到拍这么一个故事的,和你前一部电影似乎有联系,但是情节完全不同?”

方沂再次提到“中国往事”这个概念。

他说:“涉及到不同年代,不同人物,但都是会通过个人成长,反应到时代变迁……一般来说一个系列得有三部是吧,虽然彼此之前没有剧情前后衔接,但可以看做是编年史。”

记者当然问:“那下一部呢?”

方沂老实说,“还没有想好,可能场面会比较大,也不太适合立刻开拍,暂时没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

后来也问到了电影的争议结局。

现在是上映后的第三天,网上相关的电影解读已经有很多。这些解读其实在九月份小规模点映的时候就已经写好,而且有部分是刘真真安排的水军,只是没有得到片方解禁。一说解禁了,立马哗啦啦发出来了。

大众津津乐道的,还是结尾中余欢水是否真的活过来了,对于高阶影迷而言,这是很显然的答桉,活了。不过方沂不会给“官方答桉”。

所以他用“不同人眼中的哈姆雷特”这类套话圆过去了。

作为导演,创造故事的人,他不可能也不该去给答桉。郭师傅说一行有一行的规矩,古时候变戏法的在江湖漂泊,走南闯北,做的是一锤子买卖,但也没有把自己戏法的奥妙拿来给看客讲,多挣俩铜板。

按行规,这是要断手的,叫你以后再也变不了戏法!

——众主演的情商、智商都比较高,整个采访很顺利,偶尔还有妙语出来。俞非虹和刘一菲是两大哲学爱好者,方沂算半个,靳冬算负半个,综合起来把场面搞得很火热,甚至让人误以为处在某个文艺沙龙。

唯一可能引起争议的是最后回答的问题,有记者问到了23号的金鸡百花电影节。

该电影节主要对11年度的片子进行嘉奖,方沂去年上映的《情书》也在几项大奖提名名单当中。分别是“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演”。组委会主席是方沂几十年同门师兄,最喜欢发双黄蛋,最喜欢照顾同门人,这事儿不仅仅他知道,媒体更知道。

自然对他奖项有期许:“能拿几个?”

方沂一副不卑不亢样:“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话筒给到其他人,随后,刘天仙、俞非虹和柳蜜纷纷做了自己的预测。

这仨人的话或是直白,或是委婉,意思却是一个的,那就是“全都拿”。

靳冬意识到仨人可能稍微高兴了一些,讲了真心话,打算找补两句。不料,之后刘一菲特地强调,“方沂确实是我心目中最好的导演了。”

另俩女也不落后,给了一样的话,也许是出于雌竞心理,用词更夸张。

最后靳冬只能和剧组共进退,也跟着复述一遍。

——路演的时候,剧组商业互吹属于很正常的事情,情绪来了什么都想说,方沂不觉得做的哪里出格。整个剧组在魔都跑了两天后,转到羊城,网络上却产生了一些新的舆论。

“大满贯还是要三冠王?方沂势必要全拿走。”

“令人惊讶的转变,新片上映,方导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攻击性。”

“后浪拍前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