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刘璐的计划(2/2)

所以对于陌生人,特别是初次沟通,这种条件确实很难打动人,无论对方是不是真的有能力,至少履历在那摆着呢,当考拉成为过去式的时候,总要谋个更好的出身。

但是对于不陌生的人可就不是这样了。

刘璐在小米工作多年,按进入时间计算,自称一声创业元老都没问题,认识的人简直多了去了。过去的小康,职位基本都是楚垣夕设定好的,业务线也是一样,并没有像考拉这种来者不拒一次端一锅的行为,所以刘璐也没多想。

但是有了考拉这个case,假设考拉的中高管集体答应下来会怎么样呢?肯定对小康现有的人事结构产生巨大影响,开出一两条新的业务线,以及在原有的结构中进行拓扑和扩充。换言之,楚垣夕能接受这种形势的扩充。

小康肯定是缺中高管的,而且缺口非常大,因为在几大一线城市复刻帝都的过程,相关的管理人员都得复刻。供应链得有人管,物流得有人管,等等类似的都得复刻几套出来。要么新人补充进帝都岗位,把帝都这边的老人拉到新城市,要么直接在当地招人,不可能帝都这边的物流管理者同时兼顾其它城市,那非出事不可。

这都是必须的,也是挂在刘璐身上的最大一个OKR,她已经拼命招人了,但是总要保证招聘质量,底层员工好办,急缺优质的中高层。

所以既然能从考拉挖人,为什么不能找她自己的老熟人们?那些和她同期或者晚她几年的,有的还在原来的岗位,有的高升,有的出去创业,有的在小米生态链中孵化创业,还有的已经换了工作。但是老同事的感情和联系都还在,这也是小米的兄弟文化之所谓。而刘璐作为自身的人资,本来手里就有大量原单位同事的简历和工作需求。

因此刘璐召集了一批有换工作需求的老同事,开始狠吹小康,不但在微信里吹,还在线下小聚。小米已经是一家巨型公司了,不但将手机销往全球,还外延了一个超长的生态链,业务链非常庞杂,而小康需要什么岗位什么样的人才,刘璐门儿清,甚至比楚垣夕还清楚,小米的这些业务线上有不少都能在小康里找到合适的对标。

信任的价值在所有沟通成本中的比重是最大的,当刘璐九月中旬发起召集的时候,很多人有兴趣。

于是她从小康的愿景讲起,3000亿的规模是目标,光这一条就已经超出了小米目前的市值,有人肃然起敬,有人憋不住吐糟。

刘璐说:“这有什么可吐糟的?3000亿估值按20倍PE算就是年利润150亿吧?你知道小康的创始人楚垣夕还有一家公司叫巴人集团已经年净利润超过70亿了吗?合并过来就一半了。反正我现在没觉得不靠谱。”

钱,有一种摄人的魔力,很多人一听这个年利润当时就不说话了。刘璐作为一个老职场不会瞎说,净利润和年收入可不是一个概念。小米去年业绩大爆发,年利润也才85亿而已。

然而他们不知道巴人集团的年收入其实也就70多亿,而小米的年收入是1700多亿……

“至于怎么靠便利店实现这么大的体量,在咱们国家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所以我虽然负责小康的企业架构但是我也不知道,都看楚垣夕怎么操作。我可以告诉大伙儿的是,干了大半年了我的感觉是靠谱的,纯感觉没科学依据。

比如说小康这公司是今年春节过了开始搞,但是楚垣夕是去年十一期间找的我,眨眼就一年了。为什么我现在是小康的二把手,是因为楚垣夕把合理的企业架构当作这个公司赖以生存的基础,重视人的作用,重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他甚至在找我之前还找过别的人,但是都没谈拢,最后对我的企业架构思路比较满意,或者说和他比较一致。”

有人问:“小康那个变种的OKR制度是你搞出来的是吗?”

刘璐一歪脖,说话的是以前小米的一个中层骨干。“哟,王博连小康的管理制度都知道,够上心的啊哈哈哈。”

“那可不是,刘姐召唤,我不得先做做功课吗?”

“准确的说这个制度是我提出来的然后楚垣夕魔改了一下,所以跟其它公司的OKR并不一样。”刘璐说这个可是一点都不含糊,“现在国内其它公司也有用OKR的,但是细想跟KPI差不了太多,至少组织结构上没区别。我们可不是,我们是……你们玩网游吗?我们是任务/奖励——组队模式。”

随着刘璐把这个模式的精髓详细解释一番,特别是支持跨项目的组队模式怎么协调项目组和任务组的时间,下面很多职场老油条顿时有所感悟,不过是向哪个方向感悟呢,刘璐就不得而知了。

然后有人问:“那你们小康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啊?是巴人集团帮小康推广吗?”

“是也不是。”刘璐跟在楚垣夕身边已经很久了,楚垣夕说的商业模式她基本都能领会,“推广的学问很多,我不太懂,按说应该是一种竞争力吧。我想说的是小康的中台和后台系统,这个研发对用户来说只是个APP,但是润物细无声,非常有用。”

“刘姐,咱们今天来的可都是这个这个,国内移动互联网的缔造者,这么说没毛病吧?做个系统就成了核心竞争力了?”下面有人说着左右看看,然后果然得到许多认同。

刘璐召集来的人大多数都是小米早期员工,就算不能以缔造者自居,说是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先驱肯定没问题。对他们来说什么APP之类的早就是司空见惯浑闲事,根本没有任何感觉,刘璐居然拿APP和系统说事,别人不说他们自己心里也会感觉很别扭。

“系统和APP不能做核心竞争力?”刘璐想起楚垣夕那套理论来,嚣张的一笑,“那对流量时代和内容时代的理解呢?新零售业态下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的机制呢?大伙儿想想什么叫数字化?你在今天要实现任何目标,都需要系统,系统说起来普通,但是有没有用最关键。而且你们看看国内做便利店的,算上我们一共就三家使用APP,为什么这么少大伙儿不想想?”

说着,她又想起楚垣夕另一段高论,心说以姑奶奶耳濡目染提升的口才,以及跟楚垣夕学到的理论知识,出去创业去估计也能忽悠到不少投资者了。“今天来的有一多半是运营线上的,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最近一两年运营不好做了?有没有感觉到营销效果暴跌?以前证明过可以的办法现在一个个都失效的感觉有没有?”

这回下边不哔哔了,而且不少人点头,这个难点不是一家两家,而是所有行业中都在发生,不论是还坚守小米的亦或是已经离开的,都有类似的困惑。

只听刘璐说:“但是小康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因为我们把便利店的业务放到线上,数字化运营和智能化决策搭配,所以可以快速触达用户。”

下面有人举手:“你这说的不是O2O吗?”

刘璐一看立刻变得认真起来,这回说话的人叫金旭,可是小米当年内部晋升速度最快的一位,比她小一点,但是在她离职的时候已经从项目经理升到高级总监了,不说坐火箭也是踩高跷。反观她自己,四年多的时间就晋升了一阶。

只不过后来两人的轨迹就差了很多,金旭和刘璐前后脚离职,出去创业却不太顺利,在智能门锁的百团大战中没能坚持到云收雨住出太阳,公司被人兼并。按照高标准来看算是创业失败了,据说后来出去进修充电了一年多。

————————

推书了打广告了,这次的作品叫《催更大魔王》,听说这位作者给我安排上了,要写怎么催更《咸鱼的自救攻略》。都是假的,千万别信!但是他有超多的存稿,这绝对是真的,真的超多,我从没见过有人有这么多存稿的。()免费好看的小说阅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