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正义的守护神!(1/2)

十九年前,蒙永福突然不再犯案,主要有两个原因。

其一是丹市的警方当时在街头巷尾纷纷安装了先进的天眼监控系统。蒙永福心里很清楚,一旦他再次作案,警方必将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找到蛛丝马迹,并最终将他绳之以法。

其二,则是因为他的第一个儿子降临人世。这个新生命的诞生,唤起了蒙永福内心深处对家庭、对未来的责任感。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沉沦于罪恶之中,应该要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积善行德。于是,他决定放下屠刀,改过自新。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戏剧性。

多年后,蒙永福还是杀念再起,再次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杀了老谭头和薛彬。

而他杀害两人,很明显无疑是为了掩盖他在当年所犯下的罪恶。

那么,蒙永福是如何杀害老谭头和薛彬的?

这一切得从薛彬要创作一本新小说说起。

薛彬是一个执着精神且较真的作家,他当时准备创作出一部以丹市连环杀人案作为原型的小说,为求真实,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他意外地发现了红绳手链这一至关重要的线索。

为了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关于红绳手链的相关信息以及整个案件的全貌,他决定亲自赶赴丹市去调查这个案件。

在丹市停留的日子里,薛彬不辞辛劳地走访了众多受害者的家属以及当年曾被列为嫌疑人的人员。

他还特意前往当地的巫师李凤英那里,询问有关红绳手链的来历。

当李凤英告知他死者手腕上所佩戴的红绳手链乃是出自老谭头之手时,他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他认为自己已然找到了破案的关键线索,于是毅然决然地决定去寻找老谭头。

他原本打算请李凤英带领他去找老谭头,然而李凤英因为要忙于农活,实在脱不开身,便只能给了他老谭头所在的地址。

但是,由于对当地人生地不熟,再加上路途极为遥远,薛彬花费了很长时间都未能找到老谭头所在的信林村。

一天夜晚,他误打误撞地来到了蒙永福所在的达兴村。

由于口渴得厉害,他便走进了一户农户家中,想要讨一碗水来喝。

这户人家的男女主人格外热情好客,不仅给他端来了水,还挽留他一起吃饭。

而这户人家的男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蒙永福。

在吃饭的期间,蒙永福得知薛彬是个作家后,对他更是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热情,还盛情邀请他留在家里过夜。

薛彬见天色已经很晚,而且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安身的地方,便答应了蒙永福的邀请。

然而,他根本不知道这个热情好客的男人,正是他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那晚,薛彬和蒙永福推杯换盏,喝了不少的酒。薛彬在酒精的作用下逐渐放松了警惕,开始向蒙永福透露自己此次来到丹市的目的,甚至还给蒙永福看了他以丹市连环杀人案为原型所创作的小说的手稿。

蒙永福看完小说的手稿之后,震惊不已,他发现薛彬在小说里所描述的很多情节都与事实极为相近,尤其是薛彬对于“红绳手链”的推测,更是让蒙永福内心充满了恐慌。

他心中惶恐至极,害怕薛彬会将红绳手链的关键线索融入到其创作的小说情节之中。

因为他深知,若警察读到这部小说,并沿着这条线索深入调查,那么他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那一晚,恐惧与焦虑交织在一起,令蒙永福心生杀意。

然而,经过反复权衡利弊之后,他认为在家中对薛彬动手并非明智之举。

首先,村里人不少人有位外来访客借宿在他家;其次,他不知道薛彬是否向家人透露过他家的地址。倘若薛彬在家惨遭毒手,警方要是找上门来,他也脱不了干系;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他实在不想连累他的家人。

种种顾虑萦绕心头,使得蒙永福不得不放弃这一危险念头,但其内心深处的不安却愈发强烈……

那晚他虽然忍住了没有对薛彬下手,不过他留了一个心眼,向薛彬打听了薛彬在深市的住址。

第二天,薛彬在蒙永福老婆的指引下,终于找到了信林村,也顺利地找到了老谭头。

薛彬直接向老谭头询问照片上的红绳手链是否是出自他之手,老谭头坦诚地告诉他,照片上的红绳手链确实是出自他之手,但是找他要红绳手链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他所制作的红绳手链都是一模一样的,他无法仅凭照片就辨认出照片上的红绳手链他给了谁。

薛彬见在老谭头那里问不出什么有用的线索,向老谭头索要了一些红绳手链后,便返回了深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