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异神(1/2)

正在扒拉米饭的李峰五人不禁愣了一下,庄明更是疑惑地抬起头来问道:“白泽大人,何为异神?”

白泽轻轻地放下茶杯,目光变得严肃起来。他环顾了一圈众人,确保每个人都在认真听他说话。然后,他缓缓开口解释道:“所谓异神,即是一切非夏国境内的所有神。这些神来自不同的世界,拥有各种各样的力量和技能。他们一直觊觎着夏国这片土地,企图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

说着顿了顿,继续说道:“虽说祂们开始插手夏国境内,其实不然。很久之前,祂们就有意染指夏国这片土地。例如........”

众人的好奇心完全被白泽这一番话吸引了起来,小杰更是着急地提问:“例如是?”

白泽想了想,觉得还是透露给他们一点消息。祂抿了一口茶后说道:“例如佛教。你们应该知道,佛教并不是夏国的本土宗教。佛教前身是印度佛教,该教派为了抢夺更多的香火和教众,用了点手段,将佛教成功地在夏国这边土地生根发芽。”

李峰听到这里,不禁想到研究院里面有佛教入夏的基本信息。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刘庄(汉光武帝刘秀之子)夜宿南宫,梦一个身高六丈,头顶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来,在殿庭飞绕。次日晨,汉明帝将此梦告诉给大臣们,博士傅毅启奏说“西方有神,称为佛,就像您梦到的那样”。汉明帝听罢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经、佛法。

初入夏土时,印度佛教还不是叫这个名字。在当时它的名字叫作浮屠教,即“佛教”。浮屠或作“浮图”,皆为佛陀(Buddha)的不同音译。浮屠教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得以弘扬,至唐代达到鼎盛。但是浮屠教在自己的本土却没办法继续生存,印度于公元十三世纪初,浮屠教被商羯罗赶出了印度。但是浮屠教在夏国却作为“大乘佛法”而得以发展和创新。

“因为当时的夏国人才济济、百家争鸣,所以才无视浮屠教入夏,甚至有些人还有意去引导这件事。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浮屠教在夏国得到空前的强大,强大到已经挤压到本土神的生存空间。所以在五代十国时期,本土神与浮屠教神进行了一场关于信徒与香火的争夺,即后世所说的“三武一宗灭佛”。但又因各种原因,本土神与浮屠教神两败俱伤。本着打不过就融入的想法,本土神只好接纳浮屠教神,让祂们慢慢衍化成属于夏国的佛教神。”

除了李峰多少知道一些内幕外,其余四人听得不由地目瞪口呆。但是白泽却没有给他们时间反应,继续说道:“浮屠教虽然是初为异神,但是经过夏国本土多年的同化,在多年后也算是属于夏国本土的神只。但是其他异神看见这个成功例子,都纷纷有意瓜分夏国这片土地的信仰。但是也是因为各种原因被本土神只一一抵挡。但事与愿违,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异神入侵就是太平天国运动。”

据史料记载,基督教最早是在公元635年由波斯传入中国,当时传入的是聂斯托利派(景教),由波斯僧人阿罗本带来。阿罗本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欢迎,获准在长安建立大秦寺,并在此翻译《圣经》。景教在唐朝一度有所发展,但是到了公元845年,唐武宗下令禁止佛教、祆教(琐罗亚斯德教)和景教等外来宗教传播,景教随之衰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