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2/2)

但是室外通风的地方点燃,就能有效减少摄入的可能。

拿了配套的酒精壶从灯罩下面的小洞伸进去注满酒精杯。

划着一根火柴伸进点燃酒精。

淡蓝色的火舌升起,燎在纱罩上直接将它点燃,纱罩的体积稍微收缩一点儿,从黑色一点点地变成纯白色的灰烬,挂在喷嘴上面。

转动着汽灯的控火旋钮,煤油从喷嘴喷出,发出呲呲的声响。

喷出的煤油溅射在纱罩上,被火焰点燃,发出桔红色的光亮。

李想国将旋转控火旋钮至到上面的箭头朝下的位置,继续拉动打气杆给汽灯加压。

随着油壶内压力升高,油嘴喷射的煤油也越来越多,纱罩也越来越亮,

李想国将油壶加压到指针指向绿色刻度线才停了下来,此刻纱罩通体发出刺眼的白光。

照得附近的院子里明晃晃的。

从空间取出来一本书。尝试着坐到距离汽灯两米多远,发现这亮度依然比坐在马灯边上还亮。

他没装汽灯的提梁,所以只能小心地托着汽灯的油壶,慢慢地走回房间,摆在桌子上。

也怕剧烈震动再把纱罩震散架了。

毕竟每次更换都这么麻烦,风险也高,还是小心一些的好。

整个房间比之前用电灯照明时候还亮很多。

摆在桌子对面的马灯,之前还觉得挺亮的灯光,现在有了对比,就显得异常的暗淡。

李想国将马灯熄灭,等着灯罩凉下来之后,小心拆开,将灯罩上面的积碳擦拭干净,再往油壶里加上大半罐的煤油,重新点燃放在一边。

毕竟这个的用途还是比汽灯更大。

这两种灯各有各的好处,毕竟这东西省油,更适合拎来拎去也不容易损坏。

但是汽灯这东西就不那么适合经常搬动。

如果震动太大,变成灰烬的纱罩很容易被震碎,只要破了大半时候这纱罩就还得更换。

另外就是汽灯打气一次,大概也只能用一两个小时就得再打气。

总不如马灯更省事。

他又不是时时刻刻都要这么亮堂,晚上走个路什么的,有了马灯,他都懒得去买手电筒了。

另外他也发现随着汽灯燃起,房间里面煤油燃烧的味道也浓了一些。

这显然也是不如马灯的地方。

当然这味道也不算特别重,比起老家那种能把鼻孔熏得黑乎乎的油灯还是淡了不少。

而且坐在汽灯边上,他也能感受到汽灯散发出来的热量。

这东西点着的时候,差不多也相当于点了个小煤油炉,冬天的话倒是个挺不错的加热器。

就是夏天要用这东西的话,只怕屋里就更热了。

不过夏天的时候夜短昼长,用得着这东西的时间就更少了。

试验完成,总体来说他对这东西还是挺满意的。

毕竟有了这东西,以后晚上非得在外边看书什么的,也那么容易眼疲劳。

伸手把汽灯收进空间,尽管马灯还在那边儿点着。

但是视觉一下子没那么容易适应,李想国只觉得房间比之前用马灯的时候还暗。

他还直接进了空间看了眼,不出意外,储物空间里面仍然没有半点光亮。

随后,他把桌椅又收到空间,直接去了厨房,这才取出桌子。

把那些用过的茶具一一清洗干净,全都收回了空间。

再去检查一番,确认角门关好了。

李想国走向了那堆木柴,从里面找出来一小堆小板条和木棍收进空间。

随后,他提着灯进到屋里,关好房门。

将马灯收进进空间,随后自己也进了空间。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