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三论(2/2)

就是张璟自己,虽然后世就知道建奴克制明军的战法,但此时听茅元仪所讲,心里也是感到一阵悲怆。

茅元仪所讲,可不仅仅是萨尔浒一战的缩影,而是真实历史上,明军日后直到明亡,都会在野战中必定出现的一幕。

所以,这才逼得明军不得不靠地理优势来和建奴对峙,只有逼不得已决战之时,才会选择调集重兵野战。

而这种决战,多数都是大明倾尽国力调集的重兵,每败一场,都是一步一步,将这个汉人最后辉煌的封建帝国葬送,直到汉人的民族脊梁被螨清鞑子打断,使得曾经敢喊出“犯吾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汉人,在血气之士被杀光后,只留下甘做奴才的民族败类。

说起来,在这个热兵器马上要成为世界主流的转折时代里,若非是大明偏偏赶在这个时候没有革新出新式火器,否则,以建奴鞑子的那种以后被时代淘汰的弓箭马刀之类冷兵器,恐怕早就要像成化帝犁庭扫穴杀他们祖先一样,被明军一路杀到建州,杀得差点亡族灭种了吧!

在将那两军对垒的话讲完后,茅元仪便转头看向张璟,行礼道:“正是因为我大明火器缺点已为建奴所知,并加以利用,我先前才会说要想改革火器,要最起码从射速、射程和火器质量三点入手。”

“射速的话,主要就是要想办法加快火器发射所需要的火药、铅弹装填的速度;射程的话,不单单是提升火器可发射的最远射程,而是要考虑可以有效杀伤敌军的射程。否则,就算我军火铳的射程再远,但真正能给建奴虏兵的杀伤不多的话,这射程提升再多,其实也是白搭。”

“至于火器质量的话,适才我所讲两军对垒时虽然没提到,但这也是我们要革新的重中之重。”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大明军中,远程利器多为火器,若是火器质量不行,兵卒在对阵之时,火器常常炸膛,不仅不能杀敌,反而还伤了我们自己的兵卒,这种劣质火器上战场,那无疑是伤敌不成,自我反遭噬的愚蠢之举。”

“故而,在下适才所言,要想革新改进火器,当从这三点入手,这于如今的边事而言,是最为重要的。”

“当然,在下愚钝之姿,目睹边事也少,能想到改进火器的方面,暂时也只有这三点,不过以在下看来,日后我大明要改进的火器方面,绝对不止这三点,只是我暂时还没有想到而已。”茅元仪把他所讲的火器改良的三点,详细解释以后,又自谦的补充道。

当然,他的自谦,绝对不是展现卖弄知识后的礼节,而是真的谦虚。

毕竟,正是有这种心态,茅元仪才能一直坚持,前后历时十五年,收集前人资料,辑成那部《武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