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时光(1/2)

“别看这大院现在冷冷清清的,以前可热闹了。”老太太用余光瞥见,顾泽的目光落在院内一颗枯死的柿子树上,“以前这大院里住了四户人家,我家、老李家、老钱家、还有易阳他们家。易阳的外公是个退伍军人,在部队里学了不少绝活,下棋、沙盘、雕刻、编织、木活儿、开坦克……就没有他不会的。这院里其他三个老头儿,每每吃完晚饭,就挽着他到前院来,要么下棋,要么跟他学手艺、大院里的桌椅、凳子,全都是出自几个老头之手。我们几个老婆子呢,就在院子里,缝缝补补、唠唠家常,一群小孩满院跑、玩耍嬉闹,你看见的那颗柿子树,就是被他们把皮给爬平的。”

“可惜啊。”老太太叹了口气,“可惜现在……走的走,搬的搬,四户人家也就只剩我们家了,等明年我儿子建好新房子,我们也要搬走了。到时候,这大院估计有政府过来拆了,重新变成土地耕种,本来就是国家的土地,不住了,还给国家也是应该的。”

老太太说着,已经带顾泽穿过自家围墙,来到一大片果园前,园中种满了桃树、梨树、杏树……此刻正是一片姹紫嫣红春意盎然,果园掩映着一处人家,青砖黛瓦,朱门白墙。

“这些果树啊,全都是老宋亲手种的,说是易阳喜欢吃水果,就给她种了。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那是因为易阳她外婆喜欢花,老宋才种的。每到花开的时候,易阳外婆在园中赏花,老宋呢就在旁边给她画画,看见那石桌石凳了吗?”太太抬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屋檐,“那也是老宋自己雕刻的,为了方便易阳外婆赏花。我们其他几个老婆子,当时可羡慕了。”

顾泽顺着老太太手指的方向看去,看见了屋檐下的石桌石凳,也看见了牌匾上写着的“光荣之家”。

“时光不饶人啊~”老太太看着满园春色,目光中流露出眷念温柔,还有几许惆怅,“以前大院里有个什么东西坏了,都是老宋修,哪家有什么事需要帮忙,老宋也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他手艺好人又和善,大家都开玩笑说他是大院守护神,其实当时也就是随口说说,现在想想,还真是……”还真是一语中的,老太太摇了摇头,兀自说道,“自从老宋走了之后,大院就开始没落了。”

“老人家是怎么走的?”顾泽陪老太太缓慢地走在园中小路上,落花满径。

“生病,肺癌晚期,遭罪得很,要做各种各样的检查、要化疗、要切肺,是个人都受不了。但老宋呢,硬是一声不吭扛着,半点抱怨牢骚没有,后来听老李说才知道,他是怕易阳外婆害怕。他们老两口是当兵的时候认识的,同生共死过,感情很深厚,易阳外婆心脏不太好,老宋嘴上不说,行动上却很诚实,从不允许她干重活儿,就怕把人给累着,易阳外婆就连绣花时间超过两个小时都要被他念叨,他把人当块宝一样护着。临走前,人都瘦得脱了形,还好言好语托我们帮忙照顾着点儿妻子孙女。”

两人穿过小路来到木门前,木门常年风吹雨打,红漆掉了皮,朽迹斑斑。老太太把钥匙放进锁眼里,拧了好一会儿,木门才在“咖哒”中应声而开。

“吱呀”一声响,那些尘封的静默岁月,被一只长满皱纹的手轻轻拨开,刹那流转,是不打扰只怀念的温柔。

“你进去吧。”老太太把钥匙递给顾泽,似是不忍多看,转身离开,“一会儿看完,记得把门锁上。”

顾泽接过钥匙道谢,自己走了进去。

刚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方院子。院子东边角落种着不知名的盆栽,早已干枯,上面结满了蜘蛛网,盆栽旁边种了几棵竹子,也都已经枯死,皲裂的枝干上满是遍布的黑点。

房屋坐北朝南,总共有五间,从西往东,依次是卧室、储物间、堂屋、书房、卧室。

两间卧室除了木床架子没什么其他东西,储物间杂七杂八放着些不要的旧物,堂屋也只有神龛还设着。顾泽推开书房的门,书房陈设简单,只有一个大书架、一张写字桌和两把藤椅。书架上积了厚厚一层灰,没什么书,只有几张旧报纸和废纸,写字桌上,除了灰尘,也是空无一物,倒是下面放了两个胶带密封的大箱子,书应该是都被收进这两个大箱子里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