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将军探路 魔君说法(2/2)
有这样的民众,缅国的军力绝对无法和滇省大军相抗衡,若不是西方国家在后面推动,春城司令部只需派出一支强军,从丽瑞或者源沧沿大路直捣黄龙,就能直下三千里,击破缅国都城。
缅国区区数千万人口,在剧变之后,所剩战斗力量屈指可数,只滇省一部大军就能碾压,根本无需如此大费周章,此时在缅国的地方战斗主力其实并不是缅国军队,而是以傣国和阿三国的兵力为主,孟国和缅国协助。
阿三国有现今力量在于人口众多,剧变之后就算剩下十分之一也是过亿的人口量,而傣国则是因为尚武好战,故而在剧变之后存活人口远比旁边几国多,战斗力也是几国中最强的。
缅国人模样不太凶恶,样子看起来都很和善,完全没有与天斗,与地斗的韧劲,给人一种听天由命的感觉,当然也可能是他们连饭都吃不饱,只能勉强活着,所以连坏心思都没力气去想。
陈化明偶尔会用娴熟的缅语和礼敬楚向的路人聊两句,沿路所见缅国人全都是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的样子,连说话的声音都像是勉强憋出来的,声音大抵虚弱无力。
看到这样的情况,楚向对缅国的统治层不由得有些佩服,一国这么佛系的民众,竟然能顶住南线和西线这漫长战线的冲击,虽说这其中傣国和阿三国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物资运输,粮食供给这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缅国的。
恶劣的天气形成各种大范围的自然灾害,海平面的上升淹没沿海平原,加上国家失控之后的混乱,缅国这个本来的农业大国也很难保证粮食的供给,加上前线旷日持久的苦战,需要大量粮食供给,普通民众根本没有东西吃,只能勉强活着。
这里是缅国东部高原山区,适合耕种的土地很少,何况如今的气候也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作物生产,从这些人的境况看,粮食肯定非常紧缺,楚向有点想不明白他们是如何维持漫长战线的供给的。
山路九转十八弯,兜兜转转的往山谷下去,相对山腰位置的丛林来说,接近山谷位置的林地更平坦一些,也更适合居住。
沿着弯弯绕绕的山路下到比较平坦的山谷,照眼所见,树林里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茅屋,住在山谷的人明显比山腰的有活力一些,也强壮一些,不像山腰的那些一样精神萎靡,偶尔可见一些比较健壮的汉子。
发现有僧人经过,两边的人纷纷看过来,眼尖的人看到楚向浑身僧袍没有一点脏污,连光着的脚上都没有污垢,这如何不让人惊疑。
忽然,有看着楚向的人说了句什么,顿时周围的人全都看向楚向三人,有人欣喜的跑到路边,激动的匍匐在地,对楚向虔诚礼敬。
随着第一个人在路边虔诚跪下,越来越多的人聚拢过来,在小路两边虔诚趴下,口中念念有词,虔诚祷告。
很快这条林中小道被虔诚的信众围了起来,只留下仅容一人走过的宽度,密密麻麻的人群趴满了整条路两边。
楚向知道他被当成了真正的高僧,陈化明和杜翠娘被忽如其来的变化惊到了,有些不知所措的跟着楚向,看着跪了一路的人,就觉得他们好像跪拜的是自己一样,感觉跟在楚向身后好像不太好,略微放慢脚步,拉开和楚向的距离。
满地匍匐的信众,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对楚向虔诚礼敬,口中念念有词,就像楚向是他们的救世主一样。
这是一个让楚向心中波澜难以抑制的场面,经历过无数次九死一生困局,经历过各种各样考验人心的人性恶相,楚向一颗心早已坚忍不移,然而面对这些虔诚的信众,楚向感觉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心灵刺激,好像有信仰的力量渗透了他的身体。
人皆有恻隐之心,修行者见惯生死离别,不为外物所动,只是因为外部情景对心灵的刺激达不到临界点,其实无论修为多高深的修者,都有凡心尘念。斩断尘缘,也就意味着和外界再无关系,达到了内心的大圆满,心如死灰,如此,也就是死了。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楚向非天地,亦非圣人,无法以万物为刍狗而视之。
知道楚向听不懂缅语,陈化明和杜翠娘正踌躇,不知如何是好之时,有信众瞥见楚向动作,扬声说了句什么,匍匐在地的信众全都坐了起来,坐在满地的泥泞中,虔诚合十静坐。
两人在楚向身后,看不见楚
g0828()